转至:搜狐网
作者 :东南沿海消息通
林则徐简介
林则徐(1785—1850),字元抚,又字少穆,福建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他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,主张严禁鸦片、抵抗西方侵略并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,是国际禁毒的先驱,其清廉、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。
清朝道光年间,
中国在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,
奉行闭关锁国政策,
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,
西方殖民主义者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,
不仅改变了贸易的正常格局,
非法掠夺了中国的巨额财富,
而且使中国烟毒泛滥,
给中华民族造成了严重威胁。
吸鸦片者
1837年,林则徐任湖广总督,厉行禁烟。
1838年9月,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,痛陈鸦片之害,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。还警告说: “迨流毒于天下,则为害甚巨,法当从严。若犹泄泄视之,是使数十年后,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,且无可以充饷之银。”
在连续八天八次召见中,林则徐不断向皇帝陈述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。由于林则徐的正义主张深得人心,道光帝便采纳了禁烟主张,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,前往广东禁烟。
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复原林则徐在广州时的场景
为打击鸦片走私,林则徐手持望远镜巡视海防
林则徐雷厉风行地开展禁烟行动,出告示晓喻军民绅商,凡吸食鸦片者要立即呈缴烟土烟具,限期戒除;他指名捉拿贩烟要犯,责令外国鸦片贩子交出全部鸦片,毫无通融余地。他还要求外国商人具结保证,“嗣后来船,永不敢夹带鸦片,如有带来,一经查出,货尽没官,人即正法,情甘服罪”。
林则徐勒令缴鸦片
林则徐的禁烟行动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拥护,但却遭到部分官僚的阻挠和英美商贩的抵制。针对英美鸦片商贩破坏缴烟、有意拖延的伎俩,林则徐断然表示: “若鸦片一日未绝,本大臣一日不回,誓与此事相始终,断无中止之理”。
在广州人民的支持下,林则徐严拿烟贩,惩办不法官吏,收缴鸦片。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,英美鸦片商人先后缴出鸦片20283箱(合200余万斤)。
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? 1839年6月3日,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下令销毁鸦片 ,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。
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复原虎门销烟的场景
那天虎门人山人海,三声炮响,兵勇们把水放入禁烟池内,加入食盐成为浓卤,随后抛入鸦片浸泡半日,再投进石灰。顿时,池内沸腾,虎门滩头烟雾冲天。
林则徐虎门销烟场景画作
1996年,由谢晋导演的电影《鸦片战争》重现虎门销烟场景
销烟池旧址
林则徐向道光帝汇报销烟情况
直到6月25日,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,这就是举世闻名的“虎门销烟”。
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,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,它有力地伸张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,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的决心,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斗争的光辉一页!
为纪念虎门销烟运动和民族英雄林则徐,20世纪30年代,虎门人民在沙角海岸建造纪念碑以垂永志。
林则徐纪念碑
1957年,党和政府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公园,并设虎门林则徐纪念馆。虎门林则徐纪念馆1972年更名为“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”,1985年重新定名为 “虎门林则徐纪念馆”,为利于对鸦片战争遗址的管理,又增加一个馆名—— 鸦片战争博物馆。
鸦片战争博物馆
福州是林则徐的故乡,也是他出生、求学、成长以及晚年退养之地。在1905年(光绪三十一年)建成的“林文忠公祠”基础上,1961年开始筹建 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,并于1982年正式落成,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。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“林则徐宅与祠”(即林则徐出生地、林则徐故居和林文忠公祠)、 “林则徐史绩展”和“禁毒展馆”等,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。
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
林则徐是福州人的骄傲,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,也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。1996年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闽籍天文学家陈建生的项目组发现了一颗小行星,项目组和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,提议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 “林则徐星”。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,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,因此,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。
林则徐星塑像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
岂因祸福避趋之”,
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,
我们应铭记
国际禁毒先驱林则徐的光辉形象,
永记禁毒的重要性,
坚持厉行禁毒方针,
打好禁毒人民战争,
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!
作 者:东南沿海消息通
审 核:李金利